发布日期:2022-02-1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它可不简单
全名“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
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历时5年自主研发的一款特种摄像设备
专门用于
冬奥会速度滑冰赛事转播工作
本届冬奥会是它的首次亮相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令世人惊艳的雪花形态主火炬台,整体硬件支撑和软件系统是由boe(京东方)自主研发设计的。
主火炬台直径达14.89米,由96块小雪花形态和6块橄榄枝形态的led双面屏创意组成,双面镂空设计嵌有55万余颗led灯珠,每一颗灯珠都由驱动芯片的单一信道独立控制。
火炬点燃那一刻,巨型雪花的光芒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开来,闪耀出波浪般层层递进的璀璨光芒。快速变换、完美同步的显示画面背后,采用的是boe(京东方)aiot技术体系及自主研发的同/异步兼容信发系统。异步集控能在极短时间内将大规模视频内容快速下发,同步集控能确保102块双面屏幕实现毫秒级响应。
开幕式上,让演员们“步步生花”的超级地屏——全球最大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则内含虚拟渲染、高清显示等高科技。
此次开幕式的舞台地面显示屏整体面积达10393平方米,采用多个8k 级分辨率的画面融合技术,超大规模的光学校正算法,可对每个显示画面进行像素点级的光学校正,实现100000∶1超高对比度、3840hz超高刷新率,以及29900x15096超高分辨率。通过搭载超大规模显示模组控制与同步系统,还可实时捕捉演员行进轨迹,实现画面与演员的无缝互动。
在长达5个月的高强度排演及冬季零下30摄氏度的极端低温雨雪天气下,地面显示系统依然能实现稳定运行,在开幕式当天向世界完美呈现梦幻逼真的科技之美。
视觉内容的呈现需要与软、硬件技术的高度协同和完美配合,而全球领先的显示技术和智慧系统,让开幕式的创意内容达到了最好的呈现效果。
首钢园区是北京冬奥组委驻地,也是一座5g智慧园区,科技冬奥的风采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北京冬奥村里的无人配送、无人清扫等业务,被各国运动员传播到世界各地。其实,这些业务最早的示范应用就是在首钢园区实现的。现在,园区已经在远程办公、智慧场馆、移动安防、无人驾驶、高清视频等多个领域实现了5g的广泛应用。
北京冬奥村
首钢园区内,坐落着中国联通冬奥通信技术运行指挥中心(ttoc)。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全部赛事的指挥运行网络(oin)、赛时媒体转播传送网络(bcn)和赛会基础通信服务,都通过奥运通信网络(otn)这列“高速列车”连接到全部场馆,ttoc正是这趟高速列车的司机,通过为媒体提供更大带宽的服务,将高清晰度的赛场画面传输到千家万户。
5g云转播背包技术可以实现跟随摄像记者的脚步在现场采集画面和实时回传,而记者和运动员即便不在同一空间,也能通过远程无人混采系统最大程度体验“面对面”对话采访。通过云转播技术,还可在“云顶滑雪公园”u型池实现360度自由视角观赛。
2月5日晚,在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由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和张雨婷组成的短道速滑队摘得中国代表团首金。
“速滑队运动员战衣的减阻设计、科学性设计是我们团队做的。中国队的首金验证了0.01秒就可以决定一块奖牌的归属,竞技体育就是这样残酷和富有魅力。”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主任、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刘莉说,竞速类项目比赛服则主打“快”和“护”。比如短道速滑的贴身战衣设计,既要减小风阻提高成绩,又要在风驰电掣、加速超越时如柔软的铠甲般守护运动员安全。
短道速滑服装的防护也很重要,比赛情况瞬息万变,服装必须有防切割功能,与此同时为了减少风阻保证速度,又要求面料轻薄柔软,这些矛盾的要求,导致研发难度非常大。
“我的眼睛就是尺,你不用看回放!”短道速滑比赛时,新晋“金牌解说”王濛的金句让观众哈哈大笑。
对观众来说,自己直接看回放,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如今,在科技力量的帮助下,回放算个啥?
像素级、沉浸式、云包厢、子弹时间……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转播商,中国移动咪咕不仅用内容上的“排兵布阵”满足用户需求,更以科技助力冬奥,升级用户的观赛体验。通过全场次赛事实时直播与回看,让科技与体育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在科技手段的帮助下,互动观赛变得更加有趣。比如2月2日中国冰壶队首战打响后,平台热搜频频。
快来沉浸式为奥运健儿们加油